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海安方言与海安孕育的红学家

海安方言与海安孕育的红学家

关键词:海安文化,海安历史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《红楼梦》自问世以来,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眼光。时间是最公正的批评家,经过240多年历史的检验,《红楼梦》不仅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最高峰,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与伦比的杰作。饶有趣味的是,海安人似乎对《红楼梦》特别喜爱,自该书刊行以来,研究《红楼梦》卓有成效的不乏其人,在全国红学界、戏剧界、文学界形成重大影响的就有仲振奎、蒋和森、何永康、于雷等,颇值得仔细研究探索其中的缘由。
    戏剧改编《红楼梦》第一人———仲振奎
  仲振奎(1749~?),字春龙,号云涧,清乾隆年间人,别号红豆村樵、花史氏。其父仲鹤庆出生于海安西场镇仲氏书香门第,乾隆十四年中进士,育有二子:仲振奎、仲振履;仲振履嘉庆十三年也中进士,成为海安历史上有名的父子进士。仲振奎也同样才华横溢,但命运坎坷,《泰州志》记载他“少年时已才华出众,诗法杜甫,文宗苏轼”。可他科场失意,仅为监生,一生不得志。老父获罪后,他在扬州、海门等地做过幕僚。中年以后丧女亡妻,心境十分凄凉(颇似曹雪芹)。于是漫游名山大川,足迹遍及十多个省。
  仲振奎喜爱《红楼梦》,仔细研读之余产生改编《红楼梦》为戏曲的念头,他于乾隆五十七年(1792)《红楼梦》程甲本刊行之初即改写成《葬花》一折。他在“序言”中云:“壬子秋末,卧疾都门,得《红楼梦》于枕上读之,哀宝玉之痴心,伤黛玉、晴雯之薄命,恶宝钗、袭人之阴险,而喜其书之缠绵悱恻,有手挥目送之妙也,同社刘君请为歌词,乃成《葬花》一折”。于是仲振奎成为我国改编《红楼梦》为戏曲的第一人。
  清嘉庆二年底(1797)至嘉庆三年初的40天内,仲振奎又继续完成《红楼梦传奇》共56折,前32折写《红楼梦》本事,以宝黛爱情为主线,基本忠于原作;后24折写《红楼梦》故事。阿英编著的《红楼梦戏曲集》编进其32折。仲振奎在《红楼梦传奇》序言中自述:“丁巳秋病,百余日始能扶杖起,珠编玉籍,概封尘网,而又孤闷无聊,遂以歌曲自娱,四十日而成此。”“成之日,挑灯漉酒,呼短童吹玉笛调之,幽怨呜咽,座客有潸然沾襟者。”
  仲振奎改编的《红楼梦传奇》符合戏曲创作规律,既不悉载其事,又不遍及其人,他将“葬花”与“共读西厢”移并一折,使情节更集中,人物更丰满。他把贾母作为鞭挞的主要对象,视史太君为宝黛爱情悲剧的罪魁祸首,加强了剧本的思想性。于是该剧本很快被优伶采用,粉墨登场,且屡演不衰。《中国近代戏曲史》①第13章《昆曲衰落时代之戏曲》载:道光间杨掌生之《长安看花记》曰:“……红豆村樵《红楼梦传奇》盛传于世……故歌台惟仲云涧本传习最多。”清代戏曲家梁廷柟《曲话》也称赞仲云涧曰:“红楼梦……仲云涧取而删汰,并前后梦而一之。其中穿插之妙,能以白补曲所未及,使无罅漏……今略按三种之著作年代,以上引当时梁氏《曲话》与《看花记》所言推之似仲云涧之作最早……”
  不仅如此,《红楼梦传奇》问世后,自嘉庆四年(1799)到光绪三年(1877)的近80年中,至少先后出版过三次,已知的有嘉庆四年绿云红雨山房刻本、同治十四年(1875)友于堂刻本和光绪三年上海印书屋排印本……
仲振奎作为戏曲改编《红楼梦》的第一人,不仅对《红楼梦》的传播在当时有着广泛的影响,而且对中国戏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,其历史功绩已彰显于我国戏剧文学史册。
     誉满中国文坛的红学家———蒋和森
  继仲振奎戏剧改编《红楼梦》卓有建树,海安又出了一位声名远播中国文坛的红学家———蒋和森。
  蒋和森(1928~1996),海安县曲塘镇人,195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,同年秋任新华社记者,1953年至1956年任《文艺报》编辑,1956年冬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,先后任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,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,全国政协委员。
  蒋和森对《红楼梦》的研究,始于1954年在全国开展对俞平伯《红楼梦》研究的批判活动,他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,沉浸到曹雪芹所构建的宏博艳丽而又悲婉深远的艺术世界中。在这之前,蒋和森读过大量世界文学名著,他感到中国有《红楼梦》这部书实在了不起,即使不能说曹雪芹超过托尔斯泰、巴尔扎克这些世界文学大师,但至少可以说是各有千秋,而曹雪芹却比托尔斯泰、巴尔扎克等早约一个世纪就登上世界文学高峰。正是怀着对《红楼梦》作者近乎感激的心情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,蒋和森未至“而立”之年,“学生时代的服装还没有在办公的桌子上磨破”的时候,即开始《红楼梦》的研究,走上他学者和作家的道路。
  蒋和森写出《红楼梦论稿》的最初几个篇章,稿子投向何方?颇费斟酌。在当时可以发表3万字长篇论文的刊物几乎没有。他似乎觉得写过《夜歌》的诗人何其芳与他有某种相通的东西,于是他把稿子寄给这位素昧平生的诗人。不久,他接到了何其芳用小楷写于“夜三点”的5页长信。蒋和森遵嘱将信和稿子寄给《人民文学》。1956年6月号《人民文学》登出蒋和森的《贾宝玉论》。对此,《新华月报》作了报道,引起整个文学界的广泛注意。面对这篇长文新颖精辟的观点,充满激情的诗一般的语言,人们不敢相信这竟出自一位26岁的青年之手。随后蒋和森就被调至何其芳任所长的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(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前身)古代文学组,与之共事的有何其芳、俞平伯、钱钟书、余冠英等饮誉海内外的一流学者。
  紧接着,蒋和森怀着对《红楼梦》深深的挚爱,伴着长夜孤灯,对着那些仿佛可以听到他们呼吸的《红楼梦》人物,撰写着他的一篇篇评论,相继发表了《林黛玉论》、《薛宝钗论》、《探春论》、《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》等一系列论文,1959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结集出版25万多字的《红楼梦论稿》。
  刚刚30岁的蒋和森,以他的一部《红楼梦论稿》为红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。他把理性分析和美学鉴赏融为一体,以诗一样的境界,诗一样的感情,诗一样的结构,诗一样的语言,阐发了《红楼梦》深刻的美学意蕴。在他之前,还没有一部红学著作引起过众多读者的强烈共鸣,引起众多读者的热情回响,以至许多少男少女像读《红楼梦》一样为《红楼梦论稿》而倾倒、而流泪。可以说《红楼梦论稿》是我国红学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。《论稿》给青年蒋和森带来很高的声誉,确立了他在红学研究领域的地位。
  1981年,他将原来的《红楼梦论稿》作了补充、校订、修改,又新增了1963年纪念曹雪芹逝世200周年以后发表的红学论文再版。1990年又一次增印出版。在重版前后,蒋和森收到了更多读者的来信,女作家叶文玲给蒋和森的信中说:“我老早就是您作品的热忱读者。20余年前,您的《林黛玉论》、《贾宝玉论》是使我最牵情的篇章之一,您大概不会想到那时在遥远的江南小镇,一个黄毛丫头怎样被您的文笔感动得泪落如珠,虔诚地在笔记本上记下您文中的许多精辟语句……”学者舒芜则感叹:“中国何幸而有《红楼梦》,《红楼梦》何幸而有‘红学’!像《红楼梦论稿》这样的书,可惜太少太少了。”一位普通读者在信中说:“在我刚刚被抄了家时,老想着死字。读了你的《林黛玉论》,像一只神奇的手,拨动了我心中从未发过声的弦。我这才发现书是一个伟大的东西,竟是那么圣洁、高尚……”著名作家魏明伦在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期间,居然能当着蒋和森的面背诵他《红楼梦论稿》中的篇章。
  1979年,上海古籍出版社再次出版蒋和森的《红楼梦论稿》一书,并连续重版3次。后来该书还被日本东北大学教授小川阳一译成日文在东京出版,继而被台湾《国文天地》杂志社重排出版。如今,人们只要谈到《红楼梦》,就必然谈起蒋和森的《红楼梦论稿》,两者似乎紧密联系到一起。曹雪芹地下有知,当万分感激海安乡土走出的这位白面书生。这是海安人研读《红楼梦》取得的最崇高的荣誉。
     文化底蕴深厚———“红学”在海安代代有传人
  海安是江海平原上成陆最早的地方,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。《红楼梦》诞生的渊源与古代扬州有很大关联(曹家世袭江宁织造),据专家考证,曹雪芹随祖上在扬州住过很长时间,见证了曹家在扬州迎幸皇帝的许多大场面,对江淮地区的繁华、风土人情、语言习俗等非常熟悉。只是后来曹家被抄,曹雪芹才回到北京,在香山黄叶村过着“绳床瓦灶”的穷困日子,并写作《红楼梦》。所以早在汉代就已开凿的上官运盐河(从扬州湾头至海安三十里墩),把扬州与海安紧紧连系在一起。因此海安人说扬州话,吃维扬菜,早就烙上了扬州人的许多文化印记,这就是斯文儒雅、崇文尚教。因此《红楼梦》的抄本、石印本早就传到海安。以至士宦之门、小康之家,都以有《红楼梦》一书为荣。虽说海安屡经战火洗劫,可早期的石印本仍有流传。笔者手头就有成书于清代的《全图增评金玉缘》(《红楼梦》异名)残卷。
  正因为海安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,海安人读《红楼梦》代代有才人。如今在阅读研究《红楼梦》上卓有成就的又有两位,其一为:
  何永康,1943年出生于海安镇。196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(本科)。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、教授、研究生导师、省红楼梦学会副会长。何永康先生亦以苦学著称,于红学从美学切入,论文《曹雪芹的主观命意和红楼梦的客观意蕴》,以哲学底蕴探讨《红楼梦》的美学成就,言之有据,论之有理,1985年荣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。其代表作《红楼美学》一书1986年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,因有强大的哲理支撑,迅即引起红学界前辈的注目。披读全书,深感他以整个心灵与热情感受红楼梦作者对美的追求,对丑的鞭挞,对未来含着泪水的期望,确实不同凡响。
  另一位则是以海安作为第二故乡的“南大才子”于雷。有道是“橘生淮南则为橘”。于雷大学毕业后即到海安工作,一蹲就是数十年。大概是海安人读《红楼梦》的传统氛围感染了他,于雷执教从政之余,也迷上了《红楼梦》,他一头扎进去,终不悔悟……若详细陈述他的研究状况,则显语赘,不妨读读他的成就简介:
  于雷,1943年生于滨海县。1968年毕业于南大中文系,分配至海安县,先后在教师进修学校、县级机关工作,现为南通电大海安分校高级讲师,省红楼梦学会理事。他受蒋和森、何永康二人的影响与鼓励投入红学研究。先后写出许多阅读欣赏《红楼梦》人物的学术论文。1995年1月结集《红楼悟识》,由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。蒋和森题签,何永康作序,给予很高评价;接着又另辟蹊径结合《红楼梦》情节与人物写起随笔,2003年7月《梦断红楼》由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发行,何永康作序,徐乃为写跋。两部作品,前者从美学切入,综论主题、人物的历史意蕴和审美价值,对书中正、反面和中间人物形象的审美体验深刻,有独到的见解,哲理思辨力亦强,文笔活泼,可读性强。后者则是“红楼随笔”,即文艺随笔,不时闪发战斗的火花,作者将昨日的空间与今天的空间衔接,历史为现实所用,让读者与《红楼梦》贴得更近。他认为这样做“有助于我们进行人文精神的反思和批判,有助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创新……
  见微知著,读了这段简介,就可以看出于雷在红学研究上确有建树……
  海安治学从事红学研究的人还有很多,尤其是有许多年轻人像先辈一样醉心于品读《红楼梦》,从中发现美的意蕴,从中吸取文学素养,进而步入文学的殿堂。如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夏坚勇,剧作家张贵驰等,都是从捧读《红楼梦》入门而有所建树的,恕不一一例举。
    探根究源———语言认同是海安出红学家的主导诱因
  海安人喜爱《红楼梦》,从本质上说可能缘于语言习惯,因海安方言隶属江淮方言,而江淮方言贴近北方语言,因此许多海安话都可以从《红楼梦》中找到相同的句式。
  如前所说,《红楼梦》的作者曹雪芹在扬州生活过,自然熟悉江淮方言,而清人写小说,讲究通俗,自然要把顺畅的口语写进小说。比如海安人口语好说“打发”,要准备、要收拾、要处理什么东西,就说“打发”;若是为他人做行前准备,也说“打发他走了”,“打发人接你去”。而《红楼梦》里这种说法多的是:
  《红楼梦》第三十一回:“撕扇子作千金一笑,因麒麟伏白首双星”里就有这样的描写:“刚只说着,只见宝玉来了,笑道:‘云妹妹来了。怎么前儿打发人接你去,怎么不来了?’……”这“打发”就和海安方言的说法如出一辙。又如宝玉与晴雯关于洗澡的对话,宝玉笑道:“既这么着,你也不许洗去,只洗洗手来拿果子吃罢。”晴雯笑道:“我慌张得很,连扇子还跌折了,那里还配打发吃果子。倘或再打破了盘子,还更了不得呢。”
  这里的“打发”就是收拾、准备的意思,海安人至今都这么说。
  再比如海安有人住院,生小孩坐月子,去帮忙照应的人常说“伏侍”。这是典型的海安方言,江淮地区的人也这么说。《红楼梦》里偏偏也有,上面提到的这一回里就这样写着:史湘云“见过了李宫裁,少坐片时,便往怡红院来找袭人,因回头说道:‘你们不必跟着,只管瞧你们的朋友亲威去,留下翠缕伏侍就是了。’”……这“伏侍”就是照应、侍候的意思。几百年前《红楼梦》里写的与现在海安人还在说的,一模一样,你说奇不奇? 
  如果有人以为这还不够,我们不妨再随意挑一些海安人常说的方言俗谚,都可以到《红楼梦》中检索到类似的说法。比如“随乡入乡”,“牡丹虽好,全仗绿叶扶持”;“不经一事,不长一智”;“嫁鸡随鸡,嫁狗随狗”,以及“不是冤家不聚头”、“求人不如求己”、“生米做成熟饭”、“井水不犯河水”、“得饶人处且饶人”、“听见风就是雨”等等,都可以分别到《红楼梦》第四十一回、一百一十回、六十回、八十一回、二十九回、七十二回、六十四回、六十九回、五十九回、五十七回中找到相同的说法。就连“打抽丰”(亦叫打秋风)、“多早晚”这种极具地域特色的方言俚语,《红楼梦》里都有,比如第三十九回,“平儿出了园门,来至家内,只见凤姐儿不在房里,忽见上回来打抽丰②的那刘姥姥和板儿又来了……”而第八回写黛玉与宝玉斗嘴,黛玉见宝玉让人拿斗篷便道:“是不是?我来了,他就该去了。”宝玉笑道:“我多早晚说要去来着?不过拿来预备着。”……像这样的家常俚语,《红楼梦》里写的与海安人现实生活中说的一样的,比比皆是,举不胜举。你说,海安人怎能不喜欢《红楼梦》?怎能不认真读《红楼梦》?
  所以海安人读《红楼梦》特亲切,特有情趣。有情趣读了就有滋味,有滋味才有人去研究,于是海安就出戏剧家,出红学家,出文学家……这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海安悠久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。
  不管你信不信,海安方言与《红楼梦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海安出红学家是真的。

注:
① 《中国近代戏曲史》,青木正儿原著,王古鲁译,作家出版社,1958年版。
② 指依托亲威朋友关系向人家要求赠送钱物,称“打秋风”,也作“打抽丰”。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15523012664 传真:15523012664 邮箱:627527792#qq.com
地址:重庆市秀山县 邮编:409900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